流量是春药,
药效过了只剩一地鸡毛。
某古村砸200万拍“最美星空”宣传片,抖音播放量破亿的第二天,村民发现游客正踩着菜地找机位。
流量就像龙卷风,来得快去得更快,留下的只有被薅秃的草坪和涨了3倍的保洁费。
记住:爆款视频只能带来7天新鲜感,但菜地被踩坏需要7个月恢复。
别学迪士尼搞饥饿营销,
你不是米老鼠。
某网红古镇搞“限时免票”,结果当天游客挤爆闸机,景区被迫关停。
文旅项目最怕陷入“殡仪馆式排队”:活人进来都像在参加自己的追悼会。
故宫限流每天8万人不是拍脑袋定的,是算过每个游客如厕需要的时间。
流量是放大镜,
照出文旅项目的底裤颜色。
淄博烧烤爆火后,当地连夜给烧烤师傅发“烤工证”;西安大唐不夜城把保安都培训成段子手。
真正的顶流玩家都明白:流量来了不是躺赚,是要跪着伺候的。
游客在抖音刷到的不是风景,是厕所干不干净、WiFi快不快、保安会不会讲脱口秀。
别让网红反噬文化,
你不是迪士尼在逃公主。
某江南水乡把百年祠堂改成剧本杀馆,结果被文保部门贴了封条。
文旅项目最大的悖论在于:年轻人要打卡,老人家要拜神,你要在香火钱和流量费之间走钢丝。
看看大唐不夜城怎么玩的:让李白卖文创冰棍,让杨贵妃跳科目三,把文化糟粕变成社交货币。
流量池里养不出鲸鱼,
但能淹死旱鸭子。
某网红民宿花50万请达人直播,结果发现90%观众在问“附近哪有加油站”。
真正值钱的不是流量数字,是能转化为过夜率的精准流量。
学学莫干山民宿联盟,把上海阿姨的广场舞队培养成终身VIP,她们不仅自己来,还会带着28个姐妹和42个相亲对象来。
最后:
文旅项目经营者的终极任务,是把流量变成留量,让打卡变成刷卡,让网红地标变成文化地标。
记住:游客可以接受你在抖音装疯卖傻,但绝不会原谅你在厕所偷工减料。
毕竟,文旅业的尽头不是流量池,是回头客的口碑银行。